中國文學“向外走”遭遇“迷失”之困
作者: 發(fā)布于:2013-9-9 16:49:24 點擊量:
這種由語言和文化差異引發(fā)的“翻譯迷失”之苦,也困擾著努力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。
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在文學上的收獲十分豐厚。然而,相對于中國書店里林林總總的外國文學譯著而言,外國書店里上架的中國作者作品可謂鳳毛麟角。
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為,相對于中國引進的外國文學作品,中國文學作品“走出去”的步伐要慢得多,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翻譯能力的不足。
一位英國媒體人向記者表示,中文作品意象和隱喻等元素繁復,要在英文中完整傳遞中文意境“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”,譯者應是以英語為母語者,精通中文,并對作品內容相當熟悉,“最好就是作者家人或朋友”。
近來因作品《你在高原》而炙手可熱的作家張煒,正計劃陸續(xù)在國外推出其作品外文版。他向媒體表示,希望譯本有詩境和原文特質,并坦言全世界能翻譯中國文學作品的翻譯家“并不像想象得那么多”。他本人已否定多個不滿意的外文譯本。
此外,一些在中國銷量達數百萬的經典作品,如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等,也一直未能走出華語世界。
“面對西方文化占主導的客觀環(huán)境,東方文學要想在世界占一席之地,確實很難。畢竟東西方文化差異無法根除。”中國作協(xié)書記處書記李敬澤這樣解釋中國文學“走出去”面臨的困境。
中國文字著作權協(xié)會總干事張洪波認為,從長遠來看,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漢語普及度的提高,語言將不是文學作品走出去的主要障礙,“但當下,國外漢學家青黃不接,數量不足”。
張洪波強調,出版社應該更多發(fā)揮主導作用,“走出去”要有的放矢,更多關注海外圖書市場的需求和反映。
據李敬澤透露,為推動中國文學更好地推介到海外,有關機構正通過提供翻譯資助,鼓勵更多母語為外語的人參與中國文學作品的翻譯。同時,鼓勵中國作家更多參與包括國際書展在內的推廣活動,加強與海外市場接觸。
日前,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、中國作家協(xié)會和中國外文局聯(lián)合舉辦中國文學翻譯大賽在京啟動。組委會推薦30篇中國當代優(yōu)秀短篇小說作為待譯原文,參賽者選擇其一翻譯成英、法、俄、西和阿等任一種外語。主辦方表示,大賽主旨是激勵國內外翻譯創(chuàng)作力量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“主動性和創(chuàng)造性”。
分析人士指出,中國文學“走出去”不應局限于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嚴肅純文學作品,也應包括年輕一代作家反映都市白領生活和情感狀態(tài)的都市文學等作品。
有多位外國資深媒體人士向記者表示,因為中國影響力日益顯著,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希望讀到關于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故事。
上一篇:中國文學如何“向外走”?
下一篇:翻譯考試中的數字怎么翻譯